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研究院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污染逐年增加。在室内照明中,光污染会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影响工作、娱乐、休息以及身心健康。近日,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欧普照明联合南方周末发起“中国家庭健康光环境”倡议行动,并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李松蔚担任健康倡议大使,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郝洛西教授共同通过普及光照知识,让大众了解光照与人体生理及心理健康间的联系,培养科学用光意识,重视“光健康”。
当下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里,容易被紧绷、焦虑的情绪笼罩。白天疲劳奔波,只有回到家打开灯,才能拥有片刻休息。李松蔚指出,“光能够在瞬间营造一种情绪”。确实如此,暖黄色的灯光,光线柔和,营造出温暖的感觉,驱散不安,使人内心平静,情绪舒缓。
健康光环境意义重大,科技进步实现应用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住宅应该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其中,光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宜的光照有利于视觉健康与睡眠,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工作效率。但光同时也存在健康风险,过强和过长时间的自然光与人工光源,会对人眼皮肤造成损伤。
一篇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论文表明,夜间蓝光会影响大脑神经环路,从而引起抑郁相关的症状。论文中指出,光照影响着哺乳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情绪。一方面,不少研究显示白天适量晒太阳能提升情绪,采用“光疗”补充光照,可以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夜间来自光污染或电子设备的过度光照,被认为有引起抑郁症状的风险。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光源可以通过模拟自然光的调节效率,进而为人类身体以及心理的带来益处。“人造光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生活节律,人们可以选择自己什么时候入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断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李松蔚表示。而郝洛西教授认为,不同的自然条件、居住环境以及不同人群对光的需求不尽相同。之前人工光受限于科技导致一成不变,但随着照明科技的发展,让一切有了可能性。
致力于光研究创新,欧普照明打造如自然光一般的舒适用光环境
利用照明科技力量提供不同的光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光照的个性化需求。致力于健康光照研究的欧普照明,基于光照对人体影响的各种研究,不断尝试用技术改善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甚至不同需求下的舒适照明环境,推出了包含真彩光、节律光、畅视光、专注光、睡眠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光”专利光谱,让人们在欧普照明提供的专业、健康照明环境下,获得有如置身于自然生态中的光照体验。
其中,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欧普节律光,通过追踪日升日落数据,模拟自然日光在24小时内的光色变化,帮助生物钟紊乱的群体重新调节昼夜节律,进入良性的生活状态中;在中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欧普睡眠光,则通过在1600万种光色中筛选出最佳助眠光色,并根据中国人的日常习惯研发出特定光谱,有效促进褪黑素分泌,提高睡前的放松度和困倦度,帮助舒缓情绪,放松心情,有益于睡眠障碍的人达到助眠效果。